基體標物全稱為基體標準物質是一種成分、結構或物理化學特性與實際待測樣品高度一致(即 “基體匹配”)的標準物質。它的核心作用是消除 “基體效應” 對檢測結果的干擾,確保分析測量的準確性和可靠性,是實驗室質量控制、方法驗證、儀器校準及量值傳遞的關鍵工具。
基體標物需滿足標準物質的通用要求(均勻性、穩定性、準確性),同時具備以下核心特性:
基體一致性:基體組成與目標待測樣品(如食品、土壤、血液、合金)匹配或高度相似,這是區別于 “純物質標液” 的核心特征。
良好的均勻性:同一批次標物的不同取樣部位、不同取樣量,其目標組分含量差異需控制在允許范圍內(通常通過方差分析驗證)。
長期穩定性:在規定的儲存條件(如低溫、避光、密封)下,目標組分含量在有效期內(通常 1-5 年)保持穩定,不發生降解、吸附或遷移。
使用規范
遵守證書說明:仔細閱讀標物證書,了解其用途、定值方法、最小取樣量等信息,避免誤用。
均勻化處理:使用前對標物進行均勻化處理(如振蕩、混合),確保取樣**性。
最小取樣量:按證書規定的最小取樣量取樣,小于該值可能導致結果缺乏**性。
期間核查:在有效期內定期核查標物的穩定性,確認其量值是否保持原有狀態。
儲存管理:按證書規定的條件(如避光、冷藏)保存標物,防止量值漂移。